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上学的时候,有一次和室友的聊天引发了我对日常问题模式的思考。那时我和室友瑶瑶都打算写论文投稿。因为没有学术写作的经验,我以为应该先看某个会议或者期刊的论文是什么样的,然后针对性地写,再投稿到对应的会议或者期刊去。但瑶瑶跟我说,先把文章写出来,投稿是老师帮忙投的。
现在想来,写论文相当于是一个种水果的过程,投稿是一个分水果的过程。究竟是种水果难,还是分水果难?答案显然是种水果难,而分水果只需要简单地动用一点判断力即可。
我们日常思考的问题大致也可以分为种水果和分水果这两类。种水果问题是以「孕育一个结果」为导向的。比如,你给新买的相机写了一个程序拷进去了,你的相机就有了一个新的功能。你花半年的时间给新买的房子设计装修风格并亲自指导装修,你就会获得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。种水果问题,其实花再多时间去耕耘也不会浪费,就好比一个勤奋的果农每天浇水、施肥、驱虫、育种,最后长出来的果子一定是甘甜可口的。
但是过多地思考分水果问题就应该引起警惕。我们头脑中飘过的无关的念头和想法可能就属于分水果问题。这些念头和想法即使已经出现了无数次,但这些问题并不具备「可操作性」,属于「判断题」。比如,明明还在跟人合租,却开始思考如何给将来豪宅中的游泳池保持恒温。明明已经和某个讨厌的人断联,还是忍不住去回忆种种摩擦。简单地根据事实判断一下,前者没有水果可分,后者即使有水果也不会分给他。这多简单的问题,为什么要反复思考呢?
以后遇到问题,先看这是种水果问题还是分水果问题。争取把眼前的种水果问题做到最好,而分水果问题等到分水果的时候再想也不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