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高中的时候,同年级有个男生,是我闺蜜的初中同学,我们同校不同班,我和闺蜜在平行班,而他在艺体班。据我闺蜜说,他初中成绩很好,但因为父亲婚内出轨又再婚这种家庭变故而影响了他的学习,导致成绩下滑,不得不选择美术生的道路。更糟糕的是,进入艺体班后,他的信心再次遭受了打击。有一天,物理老师讲了一道题,他没听懂,于是下课后去请教老师。结果老师却说:“这题我刚刚已经讲过了,你没认真听就是不尊重我的劳动。想让我做重复劳动,你就得给我五块钱。”男生听后,直接转身离开办公室,从此再也没有问过这位老师任何问题。
为什么我会想起这件事?因为我发现自己也常常因为情绪问题而耽误正事,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。比如,高三的时候,有一天早上出门没穿校服(穿了校服上衣,没穿校服裤子),被查岗的年轻老师骂了一顿,然后那一整天想到这件事都觉很气愤。大学毕业后,在B站听到一个学霸分享经验。他说,高中时他已经丢掉了学生思维,转而用资本家思维来看待自己的时间——这让他不会因为某个傻X老师的一句话就影响一整天的情绪。这就是高情商的体现,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思维方式。
所谓商人思维,本质上是一种目标导向、理性决策的方式。它听起来冷酷,但确实能帮助我们直达目标,避免因短期情绪波动而浪费宝贵的资源——包括时间、精力和注意力。
想到这里,我又想起了郭敬明。2013年,《小时代1:折纸时代》上映,全网无数人骂它肤浅、拜金,但导演郭敬明依然谈笑风生,因为他知道商业片的本质是商品,只要观众愿意买票进电影院,就是对他的认可。然而,到了2016年,《爵迹》的票房未能收回成本,郭敬明在采访中落泪,说:“我做什么都是错的。”
当年我看到这个新闻时,无法理解郭敬明的商人思维——只要赚钱,别人骂什么都无所谓;但一旦赔钱,才会真正难过。现在,我却有些理解了:一个真正的商人,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轻易动摇,而是更看重市场的反馈。换句话说,成年人世界里的支持,往往体现在金钱上,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赞美。
情绪是一种成本,而商人思维的核心就是成本效益分析。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避免让一时的不快影响真正重要的目标。生活中,许多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——包括时间、精力和金钱。用理性的方式管理它们,才能让自己活得更高效,也更自由。